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,葡萄酒销量近2亿箱。过去十年间,葡萄酒在中国的销量与人均消费均呈三倍增长。
近年来,钟情选购葡萄酒的消费者越来越多,但曾经充斥在葡萄酒中的售价虚高、冒牌山寨、标签混乱等问题也让消费者对葡萄酒又爱又恨。
近几年,葡萄酒行业竞争的加剧,消费者对红酒认识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行业的整合力度,让整个行业也更加规范。只买贵的,不买对的;只选进口,排斥国产一直是众多国内消费者选购葡萄酒的标志性口号。如今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日趋理性,这对葡萄酒行业的发展也将产生了推动作用。
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识,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这种更加健康的酒品,这其中不乏一些年轻人。他们没有固定的购买模式,除了会根据酒标上的葡萄品种、原产地和品牌等字眼来选购以外,他们选购红酒的标准更多在于口感。这部分人群并不是把葡萄酒当做酒来对待,而是当做一种饮料。
葡萄酒业界人士刘勇说,“葡萄酒的口味是很个性化的东西。现在更多注重个人口味,这对消费者的理性选择是好事”。
在吕意德看来,在当前的行业背景下,年轻消费群的加入无疑为葡萄酒市场带来了商机。消费者口感的变化也增加了中低端红酒的消费量,很多中低端酒更迎合用户需求。和高端红酒相比,中低端葡萄酒不仅价格亲民,口感也更容易被大家接受。
中国经济贸易促进会副会长、中国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分会副理事长陈柏龙表示,“由于对葡萄酒相关知识研究的日益深入,中国消费者也越来越懂得品尝葡萄酒,如今的葡萄酒市场正在回归理性”。
对于葡萄酒生产企业而言,要想在规范的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,就要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,壮大自身实力,同时还要积极传播葡萄酒知识,普及葡萄酒文化,引导理性消费。随着中国葡萄酒市场的理性回归和葡萄酒行业的快速发展,葡萄酒企业要扩大市场份额,最终取胜的秘诀还是要靠质量、拼品牌、看文化。